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令:修正「中小企業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114年9月8日 勞職安1字第1141400835號
修正「中小企業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並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
署 長 林毓堂
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修正規定
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以下簡稱職安署)為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及自營作業者防止職業危害,以鼓勵改善安全衛生設施或器具(以下簡稱設施或器具),有效保障工作者作業安全,特訂定本要點。
二、本要點補助對象為接受工作環境輔導改善或加入安全衛生家族,且依法設立取得工廠、公司、商業、農場、畜牧場、林場、茶場、漁業登記證明之一百人以下中小企業或已辦理稅籍登記及投保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之自營作業者(以下簡稱申請補助者)。
前項中小企業三十人以下或自營作業者,為優先補助對象。
三、本要點補助之危害類型及其項目如下:
(一)危害類型:申請補助者設置之設施或器具,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及相關法令規定,有發生感電、墜落、物體飛落、切割夾捲、衝撞、火災爆炸、與有害物接觸或高溫作業等危害。
(二)補助項目如附表一。
四、申請補助者設施及器具之加裝安全裝置補助標準如下,並參照公共工程價格資料庫與市場行情,訂定各項目補助上限:
(一)每種設施或器具採部分補助方式,且金額不超過新臺幣(以下同)十萬元,並依下列規定辦理:
1、同一種設施或器具購置金額在六萬元以下者,最多補助百分之八十;超過六萬元之部分,最多補助百分之五十。
2、高溫作業防護具、呼吸防護具、背負式安全帶、安全(絕緣)帽、(絕緣)防護衣、防護(絕緣)手套、防切割、穿刺手套、安全(絕緣)鞋、反光背心、護目鏡等個人防護具及鋼筋護套,最多補助申請金額百分之八十,且同一種器具不超過三萬元。
(二)前款設施或器具之補助金額,同一申請補助者補助總金額每年合計不超過二十萬元,其中個人防護具合計不超過五萬元。
五、申請補助者對於設施及器具加裝安全裝置時,應購置經型式檢定合格、商品檢驗合格、取得正字標記或產品認證之機型,並於申請經費補助時,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影本或器具正字標記或產品認證照片佐證。
依前項規定加裝安全裝置之電焊機、升降機、起重機、堆高機者,於申請經費補助時,應另檢附型式檢定合格證明書或取得使用許可。
六、申請補助者已設置安裝之設施或器具,未接受政府機關補助,且未曾依本要點申請同一工作場所之相同補助項目者,應於每年十月三十一日以前提出申請。
七、申請補助者申請補助時,應於完成輔導改善後,檢附下列文件,向職安署委託之非營利機構(以下簡稱專業機構)提出申請:
(一)申請表(如附表二,請單面列印)。
(二)申請補助之經費總額支用單據(如為發票應檢附收執聯)影本。
(三)領據(如附表三,請單面列印)。
(四)撥款帳戶存摺封面影本(帳戶應與附表三相同)。
(五)經費報告表(如附表四,請單面列印)。
(六)中小企業登記證、合法設立登記或自營作業者稅籍登記之證明文件影本。
(七)最近一期納稅證明。
(八)勞保投保人數證明影本。
(九)工作環境輔導改善確認表影本或安全衛生家族臨廠專業輔導報告影本。
(十)所有申請補助設施或器具之改善前後照片(如附表五)。
(十一)申請文件自主查核表(如附表六)。
(十二)其他如型式檢定合格、商品檢驗合格、正字標記、產品認證等證明書影本或器具正字標記或產品認證照片等證明。
前項第二款檢附之支用單據開立之期間,應為職安署公告受理補助申請案之前一年度十一月一日至當年度十月三十一日之期間,始得受理。
八、本要點補助之審查及請撥作業如下:
(一)專業機構受理申請後,應按收件之先後,依序編號登記,審核其資格條件與補助項目等,逐案完成初審。
(二)申請補助者應配合專業機構實施初審或現場勘查。
(三)經專業機構或本署審查後查不符合本要點相關規定者,專業機構得通知其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者,該次申請不予審查。
(四)專業機構應每月定期將申請文件送職安署辦理審查、核銷及撥款事宜。請撥經費所檢附之經費報告表,應詳列支出用途及全部實支經費總額。
(五)專業機構應於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將年度經費報告及不符合申請資格者,敘明理由列冊送職安署備查。
(六)為辦理補助申請之核定、經費核銷與撥款事宜,職安署得設置審查小組,召開會議辦理審查事宜。
1、審查小組置召集人、副召集人各一人,由職安署指派;並聘請相關專業技術之學者或專家三人至五人擔任委員。
2、審查小組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會議由召集人召集,並為主席;召集人未能出席時,由副召集人擔任主席。
九、受理補助申請之期間:
(一)前一年度十一月一日起至當年度十月三十一日止,以郵戳或送達日期為憑。
(二)申請補助案依送達先後順序辦理,至年度經費用罄時,即停止受理。
十、申請補助者之其他相關責任如下:
(一)申請補助者應本誠信原則,對所提出資料內容真實性負責,有不實者,應負相關責任。
(二)各項申請項目之支用單據,應依有關規定妥善保存。
(三)申請補助者應對各類補助款依稅法相關規定辦理扣繳。
(四)職安署得督導考核本補助之執行情形及查核申請補助者相關資料,發現有成效不佳、未依補助用途支用、虛報、浮報、重複申請補助或支用單據未依有關規定自行妥善保存,以致支用單據毀損、滅失等情事者,除應追繳該部分補助經費外,並得依情節輕重停止該申請補助者再申請補助一年至五年。涉及刑事責任者,依法移送偵辦。
(五)申請補助者對所補助設施或器具,不得隨意拆除或破壞,除個人防護具等消耗品外,應保持其效能至少三年,經職安署、專業機構或中小企業工作環境輔導改善計畫輔導人員查獲未保持其效能者,得依情節輕重,停止該申請補助者再申請補助一年至三年。
(六)前款個人防護具之領用情形資料,申請補助者應保存至少一年。
十一、受補助經費中涉及政府採購法相關事項,應依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辦理。
改善安全衛生設施及器具補助作業要點附表(請參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