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關稅優惠 台灣恐怕要再砸大錢
2025-08-05 爭取關稅優惠 台灣恐怕要再砸大錢
記者 楊雅晴 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4)日前往高雄與傳產業者座談時,針對美國對台關稅20%影響傳產與中小企業一事,他提及假設若要再降低關稅趴數,台灣投資美國的價碼恐怕要4000億美元。這筆經費來源,是業者希望政府投資?還是民間籌措?有與會的業者指出,因日韓關稅是15%,加上匯率問題,台灣在先天上已經輸,希望政府能有補助,以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美國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雖然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一再強調是暫時性關稅,與美國仍有談判空間爭取調降機會,但因為保密的因素,沒有公開談判過程與條件。
昨日經濟部長郭智輝南下高雄與產業界進行閉門會談時,提到台美若繼續談一定是有條件,不可能沒有。因此他請教在場業者:「你認為你可以讓什麼?」並提及:「如果因為我們是第三個談的,所以不是3,000億美元,或是3500億美美元,可能再加一些4000億美元,你是希望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4000億美金下去?」其意寓深遠,言下之意政府要再談恐怕還要再砸大錢!
現場與會代表廠商包括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永裕、公準精密總經理蘇虹音、大鎪科技董事長陳林山、高全存董事長簡天保、暉華工業董事長盧福淇、光陽集團副總經理謝鴻祥、慧穎生醫總經理謝震、高立總經理宋昇賢、慶達科技總經理蘇國材等人。
台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林山指出,金屬類製品業者雖然出口美國僅占兩成,但初步估計成本將增加5%。政府應該提供補助案件,但很多中小企業對申請程序不甚了解,他相信在政府努力下,台灣最終不會輸給日韓競爭對手。
美國是台灣機械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根據2024年資料顯示,對美出口金額達71.92億美元,其次為大陸及日本,20%的關稅勢必嚴重影響台灣出口競爭力。針對關稅衝擊可能導致的無薪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