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鋼鐵減碳補助達1,510億歐元 多國推進DRI-EAF轉型計畫
2025-06-27 歐洲鋼鐵減碳補助達1,510億歐元 多國推進DRI-EAF轉型計畫
Steelnet 整理報導
過去半年內,歐洲各國政府針對鋼鐵產業的減碳轉型補助金額再度提升,總額已達1,510億歐元,較前期增加5億歐元。除了直接補助外,歐洲投資銀行(EIB)也透過優惠貸款支持產業轉型,2024至2025年間共核撥7億歐元,用於三項鋼鐵減碳計畫。
目前,約九成的補助資金用於「直接還原鐵-電弧爐」(DRI-EAF)路徑,成為歐洲鋼廠主流的脫碳技術。德國在補助規模上領先群倫,佔總補助金額的46%(約70億歐元),高於其35%的歐洲轉爐鋼產量占比。若荷蘭對Tata Steel IJmuiden預期發放的30億歐元補助正式確定後,將成為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補助國。
近期主要資助項目包括:
- 義大利企業部撥款9,700萬歐元予Arvedi AST,作為環保契約下的支持;
- 波蘭國會審議2.3億歐元資金,用於升級ArcelorMittal旗下Dąbrowa Górnicza高爐;
- 羅馬尼亞承諾對Liberty Galați減碳計畫提供1.5億歐元補助;
- 西班牙批准6,000萬歐元,用於Hyndum Steel位於Puertollano的DRI-EAF建置案。
在歐盟27國及英國共30個已公布的減碳轉型項目中,僅7案尚未獲得政府補助(不含研發經費)。不過,Tata Steel IJmuiden及義大利Acciaierie d’Italia的補助審核仍待進一步確認,後者也需等待新東主提出具體減碳規劃。
儘管補助金額龐大,目前獲批的23個項目中,實際動工者僅8項。業者指出,鋼價低迷、能源成本高漲,以及低碳鋼市場需求尚未起飛,都是推動困難的主因。面對非歐盟國家在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未來十年內DRI-EAF模式在歐洲的可行性仍存變數。
為協助產業落實轉型,歐盟執委會已於2025年3月發布《鋼鐵與金屬產業行動計畫》,擬推出多項配套措施,包括:
- 強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 限制廢鋼出口,確保電爐生產原料供應穩定;
- 推動低碳鋼需求的市場激勵措施;
- 擴大能源補助,緩解營運成本壓力。
該行動計畫若於未來一年內順利落實,將有助於鋼廠評估減碳投資效益,為歐洲鋼鐵業邁向低碳轉型創造更具確定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