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你美國有高稅政策、我有拆稅對策

2025/04/28

2025-04-28       高手在民間?你美國有高稅政策、我有拆稅對策

 

記者 陳淑文 報導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高達145%,雖然因川普日前有公開表態要「放軟」,但實際結果尚待觀察。不過,由於川普鉅額關稅讓大陸各行業廠商壓力山大,當地業界傳出多種「拆稅」招數,以對應驟增的關稅及爭取出口機會。

 

川普重掌白宮後,掀起一場較首任時更巨大的關稅貿易戰,其中對標中國的關稅,由於美中互不相讓,美對中關稅已經高達145%,讓中美線的出貨與航運一落千丈,而像國際貨品主要來源的義烏市場,也備感壓力。

 

儘管美國以關稅做為貿易談判制衡籌碼,但不僅中國政府決定直球對決,民間企業也想方設法努力化解高額關稅帶來的壓力。

 

近日對岸一支以避稅策略為主題的影片在社群平台發布,重點不在於避稅而已,同時還是合乎美國規範的做法,讓人一看有種「原來如此」、即最合規的避稅策略竟然是「如此這般」,影片發布後,引起話題關注與討論。

 

根據影片內容,到底中國廠商如何以合法手段重新出發?據片中業者指出,玩具車分成車輪、馬達與說明書,就像樂高式的拆解;陶瓷廠把茶具分成「胚體+用料+燒製服務」;傢俱廠把實木床拆成「北美橡木+榫卯設計費+手工雕刻工時」,可以說60%費用走知識產權通道。

 

業者說,上述現象讓美國海關緊盯核對報關單上的各種零部件項目,卻發現都符合232條款中,而這種把產品拆成數學題的操作,讓單獨零部件報關訂單暴增7、8成。

 

那些長久與五花八門的國際貿易商打交道的市場老闆,在業者眼中看來,計算比律師還「精」。以充電器來說,分成「電芯+外殼+安全認證書費」;燈具廠連螺絲都可單獨報關,比如LED燈珠跟散熱片分兩份合約。業者說,這些做法不僅合法降低出稅率,甚至可能利潤比原先好。

 

業者認為,從各市場老闆的拆招方法,已經不是簡單的避稅而已,是把中國成品輸出升級為「價值」拆分:以前賣的是玩具車,現在改賣「工業設計加組裝服務」;以前賣電風扇,現在賣「電機技術+3D打印」,可謂將實體商品服務化是從思維上轉變出招。

 

中國對應美國關稅的拆稅招數,令部分台灣鋼鐵業者獲悉後,只能讚嘆果然「高手在民間」,美國政府有政策、中國民企有對策;也有業者認為,在美國對中國不斷加徵關稅施壓之際,也曾想過對岸業界很可能會如此對應,但只能說這已不是化整為零而已,從各種名目說法都讓人感覺「品質升級」,都對應上最新趨勢,為了在關稅大戰中求生存,進一步激發人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