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扣件不玩了
2025-03-10 歐盟CBAM扣件不玩了 雷聲大雨點小
記者 楊雅晴 報導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有意將從原本的所有製程皆須納入碳排計算,改為單純提報原物料的碳排即可,最快於今年9月通過新法,消息一出讓業者們欣喜不已。有部分業者因歐洲客戶佔比高,投入研究螺絲及模具產品製程造成的碳排花費許多精力,如今歐盟又收回成命,讓業者們調侃根本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對業界而言仍是好事樂觀以待。
歐盟原將於2026年1月起,對螺絲產品中含有高碳含量商品開徵進口碳稅,近年來台灣產官學大動員,陸續開課讓業者了解自家產品自己計算,有些課程目前還在進行中。
未料台灣螺絲貿易協會國際委員會於9日發布一份最新CBAM訊息,指出CBAM委員會於2025年2月26日向歐盟議會提議,將從原本的所有製程皆須納入碳排計算,改為單純提報原物料的碳排即可,最快於今年9月通過新法,此訊息讓業者們欣喜不已。
路竹新益董事長蔡仁哲也樂觀看待歐盟此轉變,指出此舉將省下很多額外的成本,研判應是歐盟國家有生產的工廠執行難度非常高,重點沒有那麼多碳盤查相關老師可以查證,並且歐盟也意識到,目前歐洲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振興經濟,而不是設下奇怪的貿易壁壘自砸陣腳。
蔡仁哲表示,就像目前美國向全球課徵鋼鋁25%關稅一樣,如果全世界都課徵25 %,其間變化也不大,只是美國成本墊高,但之前進口商為避免25%關稅會多囤貨,現在美國庫存應該都很滿,可能要等一段時間的去化,因此研判美國上半年的市場應該會需求相對薄弱。
金屬中心產業顧問紀翔瀛則認為,其實當時歐盟把螺絲螺帽框列進來,本來就是因為它是鋼鐵製品,加上鋼鐵占製品成份的比例高達九成以上(幾乎都鋼鐵製成的意思,如今一切回歸到CBAM最初的定義,就是鋼鐵碳排放而已。
根據CBAM委員會為何對螺絲螺帽業提出修正,主要是新規則預計將為企業節省12.1億歐元的行政成本,其中SMEs(中小企業)受益約8.31億歐元,而歐盟政府機構的管理成本也將減少8,750萬歐元。預計2030年的CBAM收入將減少2,100萬歐元,但這對其環保目標影響較小,但這些修改旨在讓CBAM更加高效、公平,並促進歐盟工業去碳化,同時減少企業負擔。
2025-03-07 扣件CBAM申報大翻轉 改提報原物料
記者 楊雅晴 報導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明(2026)年1月起,正式對高碳含量商品開徵進口碳稅。由於歐洲市場佔台灣扣件出口3成以上佔比率,自發布以來,去(2024)年台灣螺絲業因成品項目繁雜,相關業者搞得人仰馬翻。
結果昨(6)日晚台灣螺絲貿易協會國際委員會發布一份最新CBAM訊息,指出CBAM委員會提議,將從原本的所有製程皆須納入碳排計算,改為單純提報原物料的碳排即可,最快於今年9月通過新法,此訊息讓業者們欣喜不已。
據台灣螺絲貿易協會國際委員會指出,2025年2月26日CBAM委員會向EU議會提交一份提議Regulation (EU) 2023/956 26.2.2025,主要內容是碳排計算有關。
在EFDA大力建議下,目前CBAM委員會向EU議會提出修改扣件類的計算方式,將從原本的所有製程皆須納入碳排計算,改為單純提報原物料的碳排即可。主要原因為計算所有製程的碳排複雜且困難,再加上扣件類的原物料碳排佔大部分,所以建議移除原物料以外的製程相關碳排。
Regulation (EU) 2023956 26.2.2025,扣件相關重點在21頁3.2.3項。(台灣螺絲貿易協會提供)
協議修改內容這幾天已經與EFDA秘書長Alexander確認,順利的話預計2025年9月會通過,通過後扣件產業之後無須再計算加工所造成的碳排,僅須申報原物料的碳排即可。該附件為Regulation (EU) 2023/956 26.2.2025,扣件相關重點在21頁3.2.3項。
對此中鋼業務副總李家丞也喜出望外,指出台灣扣件業者應該是因應CBAM要求,是全世界投入最多資源的國家之一,若能改為單純提報原物料的碳排,將對業者出口歐洲申報減輕不少繁複手續。
歐盟針對CBAM申報,於2023年10月到2025年底是過渡期間,並且針對扣件產品要求提報原料及製程的碳含量。原料部份需揭露盤元生產和伸線加工製程的碳排放;因台灣鋼廠僅中鋼有取得盤元的ISO 14067碳足跡認證,但許多業者輸歐扣件所使用的盤元並非向中鋼採購,盤元供應商能否提出相對應的盤元碳含量是一大考驗。
加上扣件產業高度分工,從原料、製造、加工到包裝製程均有專門的供應商,間接提高出口商收集產品碳含量資料的難度。尤其中小型規模製造商,以及多數後加工廠商現階段根本無力投入成本計算,僅能以人力統計製程碳排放,部分加工廠商甚至寧願放棄加工輸歐產品,也不要面對碳揭露的壓力。如今歐盟自動解套這項申報程序,也讓業者們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