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奧迪結束70年老廠 3千員工失業
2025-03-04 德國奧迪結束70年老廠 3千員工失業
記者 楊雅晴 報導
在扺擋不住全球經濟市場低迷影響之下,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於2月底宣佈,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擁有70年歷史的工廠正式停產關閉,預計將造成3000名工人失業。該廠關閉也直接衝擊台灣部分螺絲汽車業者訂單,今年相關訂單全部歸零。
據台灣螺絲公會統計,2024年1-12台灣螺絲出口比利時重量共9853噸,佔有率0.76%,平均單價每公斤3.56美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衰退7.77%。
2025年1月出口重量共1044噸,成長達22.41%,單價每公斤3.28美元,衰退9.64%,從出口價量來看,今年1月出口量大量,但單價狠砍近1成,台灣業者也是咬牙出貨。
奧迪布魯塞爾工廠自2018年起轉型為電動汽車生產,旗艦產品Q8 e-tron車型一度備受矚目。但受到全球市場對高端電動SUV的需求下滑,加上物流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結構性問題,使得該工廠經營更加艱辛。
面對此困境,奧迪指出,將為員工在當地的就業提供説明,計劃於今年4月舉辦招聘會提供4000個職位機會,以緩解員工失業帶來的衝擊。
由於歐盟計劃到2035年之前,全面淘汰內燃機汽車,導致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但歐洲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並不高,加上高昂的購車成本,導致電動汽車銷售持續低迷。
2024年奧迪全球交付的全電動汽車數量,較2023年下降8%,此數據對電動汽車市場的前景帶來警訊。
加上來自中國大陸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對合資品牌造成巨大的壓力。德系豪華車賓士、BMW、奧迪公佈的2024年銷量數據顯示,它們在中國市場失去的份額在全球範圍內也補不回來,其中奧迪的同比跌幅高達11.8%。
去年賓士、BMW、奧迪在全球範圍內的含子品牌總銷量分別為238.9萬輛、245.1萬輛、167.1萬輛,較2023年銷量悉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賓士、寶馬、奧迪的同比跌幅分別為4%、4%、11.8%,最主要原因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表現低迷,成為產業衰退最大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