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首度定價300至500元 下月拍板定案

2024/09/10

2024-09-10       碳費首度定價300至500元 下月拍板定案

 

記者 楊雅晴 報導

環境部昨(9)日召開第五次碳費審議會,對碳定價首度定價,經討論初步建議一般費率區間為300元至500元之間,碳費應分階段式調升,建議到2030年時,費率應達1,200元至1,800元,優惠費率及一般費率最終定價留待第六次碳費審議會再行討論,最慢將於10月初可拍板定案。

 

中鋼對此表示,碳費費率是整體碳定價制度相當重要的一環,如何使實質碳費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國,將是確保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課題。因此後續將持續研發及導入先進低碳生產技術,朝爭取優惠費率努力。

 

不過業界對於碳費在未來短短6年期間,徵收費用高達一至兩倍以上提出不同看法,期盼政府應有緩衝期,以免增加企業負擔。

 

目前全球課徵碳稅與台灣制度最相近的是的新加坡。新加坡於2019年開始課徵碳稅,起徵稅率每噸5星元(約新台幣123元),持續到2023年;自2024年才調升至每噸25星元(約新台幣614元),並規劃2026年調升至45星元(約新台幣1,106元),2030年並以50星元(約新台幣1,230元)至80星元(約新台幣1,966元)為目標。因此新加坡最低稅率至少維持5年,有五年緩衝期之後才逐年調整。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指出,依參考國際經驗,包括鄰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及各委員專業評估,建議碳定價一般費率樓地板為300元,但為避免2026年徵收時,距離國際標準太遠,亦有委員提出希望天花板訂在500元,整體區間範圍成形,不過最終拍板還需要一次會議討論。此次討論都是初步建議,尚未拍板定案。

 

除一般費率外,在兩種優惠費率部分,多數委員一致共識,要比照一般費率採階梯式調整,但價格需保持距離,才能給予排碳大戶提出減碳計畫的誘因。

 

若排碳大戶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最終採用的適用費率,預估不會比日本碳費每噸61元高。例如鋼鐵等產業,在提出減碳計畫後,不僅可適用優惠費率計算,還可再享適用高風險碳洩漏產業的2折優惠,最終繳交費用不會與日本徵收碳費相差太遠。

 

目前全球有75個國家正實施碳定價制度,39個是碳稅費,36個做排放交易,台灣也被列入實施收碳稅費國家之一;歐盟2026年1月1日要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但若在台灣已繳交碳稅費出口至歐盟,都可抵扣CBAM費用。